阳春三月赴齐鲁,孔孟故里学课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不知转入此中来。”满怀着对“素质教育的典范”学校的向往,3月19日至24日,我们一行8人在学校刘三春主任的带领下,走进了山东乐陵实验小学参观学习。 (一)学校:以人为本 山东乐陵实验小学地处山东德州乐陵市。200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坑坑洼洼的破旧校区,“硬件不硬”,“软件更软”。2005年开始,学校在李升勇校长的带领,酝酿学校改革,逐渐完善课改体系,走上了课程改革的一条光辉灿烂的康庄大道。学校连续十三年被评为“乐陵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厅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与实践基地”,被誉为“继杜郎口之后全国最亮的学校”、“全国课程改革的一面旗帜”、“素质教育的典范”…… 学校何以在课程改革大潮中异军突起、光芒四射呢?带着无限的仰慕,我们一行数十人在乐陵实验小学领导的讲解介绍下,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学校承袭孔孟之乡悠久的尚儒遗风,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以儒释道为校园文化主体的文化特色。放眼世界,广纳先进思想,直面生活,培育修身立命之根,为了让师生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努力构建物质世界中的精神王国……”“以人为本”,教育者的眼中满是学生,无论是校门口浮雕上的大小手印,还是教学楼廊柱上的古文经典,或是教室外墙上的各类典型人物,亦或是操场文字广场上的数千汉字,无不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育人气息。
(二)德育:规范养成 乐陵实验小学秉承“让学生成为具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的社会精英”育人理念,不断探索,创建了完整的德育活动体系。学校在“教育是促进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理念下,用“系统、标准、流程”的全新教育思想来培育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路队,走直线拐直角;卫生,弯腰捡起一片文明;礼仪,立正、鞠躬;纪律,入校即静,入室即学;课前,静默一分钟;书写,约定“123”,互相提醒……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 初到乐陵实验小学的第一天早上,远远地,在激昂振奋的《小号手之歌》音乐声中,我们也很快被同化了:走直线,拐直角,入校即静,入室即学——入乡随俗,我们今天就是乐陵实小的小学生!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凝聚着班主任老师的辛勤付出。怎样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呢?朱长霞老师以《班级德育工作的思考和实践》为题,结合她工作中的鲜活实例,为我们讲述了班级德育的德育方法:(一)开发教育产品,促进习惯养成;(二)实施网格管理,细化班级管理;(三)开展班级活动,引领学生成长。同时,朱老师还提醒我们班级工作既需要关注细节,也需要智慧工作,还要注意处理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关系。朱老师的讲解,点面结合,图文并茂,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三)教学:组织化学习 乐陵实验小学从2006年开始启动语文课堂改革。学校突破学科界限,形成了“国家课程(需求)——校本课程(设置)——师生课程(规划)——生本课程(周目标)”的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打破时空限制,构建了“周目标——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大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师生走出了一条“组织化合作”的学习新路。 组织化学习在课堂上是如何体现的呢?实验小学的张老师和田老师分别以《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和《黔之驴》两课为我们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在集体静默一分钟后,张老师在课堂上作了简短的引入,学生很快进入第一版块:组内展示。在老师简洁的“1、2、3”口令中,学生们起立、放凳、交流一气呵成。随后,在第二版块“班内展示”中,被选出的幸运小组中的火星队员由一道例题引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问题,并通过板书、板画向大家展示了互化的方法。在第一小组展示完毕后,其余小组队员就刚才的过程、方法及主讲人的用语、仪态等进行了具体的评价或补充,最终形成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体系。老师则在简单的小结后迅速引导学生进入到“得知得智”的巩固练习环节。
田老师的《黔之驴》一课中,展示小组成员分别引领大家进入“读文章”、“讲文章”、“说文造句”三个版块。无论是分段朗读的温馨提示,还是连句翻译的读书体会,或是读后的质疑收获环节,学生们都非常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课堂主人”的身份。
从张老师和田老师的课堂中,老师们感受到了前置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紧密合作,感受到了生本思想在课堂上的完美体现,也感受到了教学中的简化思想、建模思想、系统思想和标准思想,对组织化学习有了直观而深入的理解。 (四)讲座:自成体系 几天里,我们先后聆听了孟凡香校长的《盐碱地里种高粱》、朱长霞老师的《班级德育的思考和实践》、张辉老师的《学习性组织的构建与实施》、韩应珍老师的《周目标的制定》等专题讲座,从学校文化建设到课程校本化,从班级德育活动序列化到养成教育标准化,从教师发展团队化到学习小组组织化,我们无不感受到“以人为本”思想在“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服务”的教育活动中的深刻体现。我们在为乐陵实验小学师生的无畏拼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所折服的同时,也深深地为只有几天的考察学习时间而无法更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运行机制而感到遗憾。 3月24日,带着深深的感叹与感激,带着满满的笔记与收获,我们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乐陵实验小学。我们将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一切以育人为目的”,常怀感恩之心,不断学习,永不止步,努力用丰硕的成绩回报社会的厚爱。
|
- 上一篇: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 下一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