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海棠溢香 > 满园书香 > 悦读感悟 >

师爱如灯

时间:2017-06-19 15:14 来源:周青 点击:

                       ——有感于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

                                    棠湖小学  张玉娟

师爱是细雨,滋润孩子们干涸的心田;师爱是阳光,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师爱是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题记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寒假里,我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成名作、代表作《爱心与教育》。浏览着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我又一次好奇地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捧着书,欣赏着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书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的爱,这种爱充盈着整本书,也冲击着我的整个心灵。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的书写,这更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极其关爱人生的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记录,蕴藏深情的献语。这些文字不是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细细聆听着句句教育心语,如沐春风,如醍醐灌顶。我每读一篇,不由驻足停留,或停下来沉思,或勾画批注记录,仿佛在和李老师一起沉思,带给我情感的熏陶,精神的享受,心灵的震撼以及思维火花的碰撞在一次次的心灵拷问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用爱心与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也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爱”,正是本书的主调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老师如实回答,“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对学生的爱心更令我震撼!他从不忘记每个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如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书中宁玮的经历让人有一丝遗憾,却又佩服她的善良与勇敢;万同的反反复复让人揪心,最后的结果又让人舒心;程桦、杨嵩、黄金涛、王铜勇于挑战自我,克服了自己的弱势,不仅学业有成,更是锻造出了卓越人格。这些都和李老师的精心分不开。

二、教育,要关注生命的质量。

“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

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如何让学生喜欢我,更想过如何把我的学生培养得更加优秀……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我们忠告:“在教育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和终极性价值。”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是呀!教育要关注人一生的幸福,是为了使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从李老师的手记里,我们还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生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李老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向学生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三、给孩子一些犯错的机会。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难!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在万同的身上,看到转化一个特困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那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这让我深有感触:我不由想到了我现在班上的几个万同样的孩子,更让我想到了我上届带了六年的随班就读孩子王若潇和现在班上的随班就读孩子刁大耀,那是无以言说的各种酸甜苦辣。曾一度时间,我都以为自己神经出了问题,一想到这些孩子就头痛,心里就有个疙瘩,晚上睡不着……

一路阅读中,我豁然开朗:对于我班万同类似的学生,以及随班就读孩子,我一定要随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坚持做一个有爱心更有耐心的老师。第一: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宽容学生的错误。第二: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第三:发掘错误的价值。用一双慧眼,理智地提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发掘错误的价值,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当学生不慎出错时,一定要让错误体现出价值。正因为出错,才会有老师的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记得:李希贵老师《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中这样说:“在课堂上,校园里不让孩子出错,他们只好留到社会上犯错误去了。正如一位同仁开玩笑说的那样,一个人一生注定要犯一万个错误,如果在学校里已经错了9999个,那么踏上社会就只剩一个错误可以犯了。”“学校本身就应当成为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如果能这样认识我们的教育,认识我们的学校,我们就有理由让孩子们更多地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该有的美丽的错误.”书中还有一首小诗说得好:

  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

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

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

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

甚至可以让他受伤,让他学会体悟舔砥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

    

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孩子心贴心。让我们的爱心化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每一个学生心间生根发芽,直至爱满人间。

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师爱还应该充满智慧。所以,在爱心背后,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是对学生必要的惩戒。我们只有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才会让师爱有科学的方向,避免进入误区。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许多案例,都有它具体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社会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式的阅读并不聪明,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爱心,教育者对教育这一份深沉的思考,给我们一种领悟,一种发现!

“大美师爱!”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希望、力量、光明、自信……传递这份珍贵的薪火,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个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去创造自己灿烂美好的明天!

下面这首诗与大家共勉:

小草因为有雨水的爱,而生机盎然;

花朵因为有阳光的爱,而尽情绽放;

鸟儿因为有天空的爱,而愉快飞翔;

人生因为有了各种爱,而快乐生活。

那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只有爱的雨露,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假如孩子们的调皮吹折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

假如无心的伤害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

教育总会有无尽的烦忧,请不要无奈

因为路还在、梦还在、阳光还在、我们还在,我们心中的爱还在!


ssss